徵件入選展

與「老」相遇:「老店、老攤、老買賣」徵件特輯 " itemprop="description"/> 徵件入選展

與「老」相遇:「老店、老攤、老買賣」徵件特輯 " /> 徵件入選展

與「老」相遇:「老店、老攤、老買賣」徵件特輯 數位島嶼" /> 老店、老攤、老買賣 - 數位島嶼

得獎看板

老店、老攤、老買賣

遊台灣,必遊老店,不論食衣住行,台灣在地都有許多享譽盛名的老店。哪一家老店是您每年、每季、甚至每天必光顧的館子嗎? 又有哪一家老店雖然默默無名卻陪伴你長大,在你生命中佔有深厚的感情和回憶呢?拿起手邊相機,捕捉瞬間美麗,和大家一同分享這些在地台灣味和老地方的濃濃人情。【文/吳岱容】

徵件入選展

與「老」相遇:「老店、老攤、老買賣」徵件特輯

m

賓至如歸

台北市(2010) 林建全攝 在數位科技發達的社會裡,繁華的台北市,每家旅館、飯店都應用最新科技設備,以電腦自動化管理來迎合旅客的需求,爭取國內外的遊客住進自己經營的旅店,這也是目前消費者最基本的要求。 但在台北市郊區有處小旅館,它沒有華麗的裝潢、沒有最新設備,老闆更沒有撤換創立時的舊設備,秉持著傳統式經營的精神為客人服務。雖然老闆娘已上了年紀,但每天還坐在老舊櫃台前當起接線生,為保留四、五十年代的電話交換機燃起新生命,熱忱親切的為顧客服務,因此客人還是絡繹不絕。老闆保留的老電話,讓老顧客的記憶永遠存留下來,更讓賓至如歸的感情永留於心中。

m

報紙演奏

高雄縣美濃鎮(2010) 馬滋雞攝 在美濃民俗村裡一間賣古老樂器的店裡聽到一種從未聽過的聲音,認真一看,才發現是老闆正在用報紙吹奏音樂,非常吸引人。

m

油廠員工理髮部之1

高雄市(2010) 陳威邑攝 隨著高雄煉油廠遷廠的腳步,煉油廠的員工宿舍、子弟學校和很多老油廠人的回憶,都將慢慢封存……理髮部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從小時候還要加個小板凳在理髮椅上,到上了高中,開始注意瀏海要怎麼剪,髮蠟要怎麼抓(當然這裡只提供髮油)……油廠的鍋爐一個一個停爐,我們不知道這裡之後的命運,但總希望留住些甚麼……這裡生意清淡許多,但這裡的阿姨還是認得出我。以前上國中理光頭的小朋友,現在已經長這麼大了。

m

好吃糖

金門縣(2009) 陳蔚彥攝 在街頭巷弄裡傳來叮叮噹的叫賣聲,後面追隨著大人小孩,是為了吃糖果還是為了一份懷念的味道?推著麥芽糖車的阿伯,他一賣就賣了二十幾個年頭,賣的是黃色麥芽糖和白色麥芽糖,我們都叫它「好吃糖」,黃色的好吃糖裡有濃郁的麥芽糖和淡淡的鳳梨味,阿伯用手捏出一隻棒棒糖的形狀,要長一點或胖一點都可以,任顧客挑選;白色的好吃糖是我最愛的口味,但我始終無法分析的它的味道是什麼組成的,最重要的是很好吃,讓我們這群小朋友不管長了多大,飛到了多遠的未來,都會回來找尋著熟悉的甜頭。

m

泥火山豆腐店-共享

花蓮縣羅山(2010) 游輝任攝 花蓮羅山火山豆腐,在久遠的年代,不經意的傳承,讓美妙爽口的滋味蔓延。沒有招牌,只有隱密,只有純樸,只是一間老厝……美味卻在饕客口中蔓延開來!當飯菜上桌那一剎那,大家饑腸轆轆的肚皮終於獲得解放,或起或坐,拿起那店家自製的竹筷,紛紛的挾著吃了起來。美味中還有溢於言表的情感交流,是誰說真情流露?!這天我們全家來到羅山吃火山豆腐餐,天倫之樂中,忽然發覺我們是這麼的快樂與幸福安和,這畫面讓我感動,我想把他們納入我的記憶中:一幅天倫樂──父與子(父親餵小孩子吃午餐),阿公與媳婦長幼有序的和諧──這畫面就是能策動我心中那股感動。

m

時代與現代

嘉義市(2010) 星風雲月攝 擺在檯面上的大餅,不止標示著店家的年齡,同時也代表著早已流失於大多數人記憶的混亂年代。檯面上的山東大餅,代表的不只是一種食物,更代表著另外一種地方文化,同時也是前輩對後輩的時代傳承。如今站在檯面上的是年老的第二代,一樣是賣著山東大餅並隨著慶典移動的流動攤販,只不過店面加賣了一種看似新潮的日式點心。老攤販上擺著兩種相異的食品,兩種不同的文化被擺在同一個桌面。老店第二代的叫賣聲,不只代表年復一年相同的販售聲,同時也是新舊文化的交融聲。

m

出租布告欄

台北市剝皮寮(2009) 中瑋攝 記得以前小時候,我都會跟著奶奶去貼租屋的公告,奶奶拉著我小小的手走到大佈告欄前,頑皮的我都會去撕那些出租的電話而被奶奶罵,奶奶說那是很重要的訊息,是要提供給需要的人的東西,不可以亂撕。奶奶拿著一罐醬糊,在紙上抹著抹著,最後貼了上去。我仔細看,上面有奶奶親手寫的字還有家裡的電話,有需要的人就會打來家裡,我就接過一通,那是位年輕大學生,從南部上來讀書,剛好要租房子。 現在好像很少看到這樣的公告了,拍攝這張照片也讓我想起以前跟奶奶的溫馨祖孫情。

m

拋圈圈

嘉義市市立公園(2006) 王嘉益攝 公園是每一個人的共同記憶,嘉義市立公園幾乎是每一個嘉義人一生之中必定造訪過的地方,公園內除了幅員廣大的植物園散發豐富的芬多精,讓往來的遊客神清氣爽外,還有各種兒童遊樂設施,是平時小孩們最喜歡去玩樂的場所。尤其在假日時,公園中經常會有流動的遊樂攤供遊客們玩樂,增添不少遊園時的樂趣,其中最吸引遊客注意的莫過於拋圈圈的傳統娛樂活動了。小小的花費不但可提供瞄準技巧的訓練和精神的集中力,拋中獎品時更可神采飛揚地向旁人誇耀一番,所以可說是公園裡最受男女老少歡迎而長年不衰的大眾傳統娛樂活動。

m

水果攤車

台北縣新莊市(新莊老街)(2008) 林良諺攝 老翁騎著嘎嘎作響的老舊攤車,駛過數十年熟悉的街道,熙來攘往的過客與流逝的歲月相伴,不變的是回憶與生活上的堅持。為了溫飽與無法拋棄的點滴,騎著老舊的攤車,再繼續那僅剩的寒暑。

m

五金行

金門縣(2010) 雁南攝 位於金門老街中的五金行,戰後退休的老兵靠著五金行的買賣維生,陪伴他一生的不是子女,而是這間老店的形雜色物。人情溫暖隨著他的午睡漸漸沉去。

m

古早路邊剪髮之1

台北市(2010) 李軒慈攝 照片敘述著理髮師在路上幫人理髮的景象。位於林家花園旁的小巷子,承襲了古早文化,造就了許多林林總總的老店老攤販。有傳統挽臉、路邊理髮等等,讓人彷彿置身於幾十年前的古早時代。現代人剪頭髮不外乎就是去美容院或是剪髮連鎖店,但傳統的路邊剪髮也不輸美容院的技術,任意揮動迅速的剪刀,乾淨俐落,馬上剪出一個你最滿意的髮型來!在這個物價飛漲的時代,路邊剪髮挺你!低價位的消費讓你有高價位的享受。

m

古早路邊剪髮之2

台北市(2010) 李軒慈攝 照片敘述著理髮師在路上幫人理髮的景象。位於林家花園旁的小巷子,承襲了古早文化,造就了許多林林總總的老店老攤販。有傳統挽臉、路邊理髮等等,讓人彷彿置身於幾十年前的古早時代。現代人剪頭髮不外乎就是去美容院或是剪髮連鎖店,但傳統的路邊剪髮也不輸美容院的技術,任意揮動迅速的剪刀,乾淨俐落,馬上剪出一個你最滿意的髮型來!在這個物價飛漲的時代,路邊剪髮挺你!低價位的消費讓你有高價位的享受。

m

外婆的雜貨店

南投縣草屯鎮(1990) 簡聯振攝 玻璃櫃裡有口香糖、牛奶糖、金牛角、乖乖。那時候乖乖一包五塊,也有一包五塊的口香糖,味道還記得,只是不會形容。好吃的無花果香香甜甜,小小一瓶,可以吃上一整天。夏天也賣剉冰,旁邊還一台「ㄇㄚˊ台」,隨便按一按都會有錢掉下來,我在幫外公賺錢。周末的下午,吃飽飯邊看百戰百勝,邊在椅子上跳來跳去。牆上有珍珠板的飛機、黏黏手、紙娃娃、可以抽錢的籤……我是最大的客人,不用付錢就可以無限消費。周末一到,就像是打開歡樂的開關。

m

最冷酷的工作

台中市(2008) 蘇若涵攝 走去台中舊酒廠的路上,我發現了這隱身在大馬路旁的冰塊貨櫃屋,貨櫃屋的老闆正專心地工作著,把切好的冰塊推進貨櫃屋中,得到了他的允許,我紀錄了他工作的身影,從小到大我從沒想過冰塊店會是如此特別,所以對這個發現格外地有感觸和珍愛。

m

賣棉花糖的伯伯之1

台北(2010) 奈勒斯攝 這是我第一次跟伯伯買棉花糖,他在這公園似乎賣了很久的棉花糖。 我跟朋友大方地跟伯伯聊著,伯伯似乎聽不懂(或聽不清)我們說些什麼,只顧靦腆地笑著。 我拿起相機,伯伯笑得更害羞了,卻也大方地讓我留下這張照片。

m

賣棉花糖的伯伯之2

台北(2010) 奈勒斯攝 這是我第一次跟伯伯買棉花糖,他在這公園似乎賣了很久的棉花糖。 我跟朋友大方地跟伯伯聊著,伯伯似乎聽不懂(或聽不清)我們說些什麼,只顧靦腆地笑著。 我拿起相機,伯伯笑得更害羞了,卻也大方地讓我留下這張照片。

m

埔里打鐵師

南投縣(2010) 飛魚攝 埔里打鐵街是從南興街媽祖廟口到西康路口的一段道路,這段路打鐵店密集,所以就被稱為打鐵街,埔里人至今仍習慣手工製作之刀具農具,不但可以依照自己需求客製化,手工鐵具更實用耐用,有機會去埔里可以買把手工刀具回家使用。

m

宜蘭縣(2010) 簡欣亭攝 走過無數歲月,被遺忘的老店,默默地打造出一把把堅固耐用的刀,或許那不是一把外型華麗時尚的刀,卻是一把外觀樸實又實際的刀。背後是多少血汗多少歲月,雙手已是厚繭斑駁。無聲的街道不時傳出磨刀霍霍的聲響,是誰?那是一個想將傳統技術傳承下去的純樸鐵匠,老一輩的鑄刀速度不比機器,但那手工和技術,是無法取代的。無聲的街道,我們要讓聲音繼續敲打下去,敲響整條街,永「聲」難忘。

m

林田桶店

台北市(2009) 李海寧攝 某次經過中山北路與長安西路路口,發現一家從日據時代一直開到現在,延續了八十幾年的老店。看到老人家對傳承的堅持,純手工製作每個桶子,真的是有種莫名的感動。

m

古董店

台北市(2010) 王書婷攝 這家古董店也是間幾十年的老店,店舖的本身應該就可算是個古董了吧!無論是字畫、瓷器、銅器,一應俱全,櫥窗中還貼著老蔣的照片以及相關郵票,到店裡走一趟,相信精彩度不輸給故宮博物院。

m

m

油廠員工理髮部之2

油廠員工理髮部.高雄市(2010) 陳威邑攝 隨著高雄煉油廠遷廠的腳步,煉油廠的員工宿舍、子弟學校和很多老油廠人的回憶,都將慢慢封存……理髮部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從小時候還要加個小板凳在理髮椅上,到上了高中,開始注意瀏海要怎麼剪,髮蠟要怎麼抓(當然這裡只提供髮油)……油廠的鍋爐一個一個停爐,我們不知道這裡之後的命運,但總希望留住些甚麼……這裡生意清淡許多,但這裡的阿姨還是認得出我。以前上國中理光頭的小朋友,現在已經長這麼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