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文化電子報/徐千禾

他拍《台灣小人物影像紀事系列》,其中紀錄了變性人、輪椅特技演員、西藏難民、原住民部落獨居老人、外勞、模特兒…等人的故事,用文字與影像紀錄不同的人生,從細微處落影。觀看這一系列攝影作品,像是從習以為常的社會表象上挖一個洞,窺探生活間五味雜陳的困難、喜悅、憂傷與歡樂,以掙扎和奮鬥作為主軸,爬梳成一線幽暗而透著光亮的腳步前行。

手足情深 忠仁 忠義

〈手足情深〉是連體嬰忠仁忠義的故事。
而他拍攝的另一個系列-《車站不見了》,圍繞著車站周遭,紀錄地景的變遷。其中一張攝於民國75年3月15日的照片,記錄老台北火車站於下午3時30分拆除的一瞬,周圍漫著一片白煙,讓觀者一眼看到巨大建築體崩塌的動態。他在文字中陳述自己對車站的情感:「『車站』是城市的大門,也是一個城市的地標,是一個時代的象徵,台灣早期的車站隨著時光轉移,部分已被拆除。80年代台北地區鐵路、車站樣貌、人文及沿線的風光、學生走著鐵軌回家的日子、柵欄平交道的噹噹聲、老火車的鳴笛聲,住在鐵路兩旁的居民身影等,只能留在我們的記憶當中了,」影片串接起來,成為敘事的載體,讓記憶在其中,靜靜發酵。
『車站』不見了!
▲ 老台北火車站在75年3月15日下午3時30分拆除了
他是楊永智,1956年出生於臺北。1982年開始擔任自立晚報的攝影記者,在戒嚴時期的臺灣,跑國會新聞,在嚴肅的議場上,為歷史留下見證。1986年出版的《國會生態學》一書中,記錄了當時國會執政黨強勢表決的一面倒場景、也留下了官員們在會議中打呵欠、打瞌睡的花絮側寫。在這些影像背後,是一個年輕攝影師,白天駐守國會議場,結束後為了趕上截稿時間,回到景美的家中一邊整理、紀錄,一邊在暗房沖洗照片,用耐心與毅力換來的結晶。
國會生態學 封面
▲ 《國會生態學》一書的封面
對於新聞攝影,楊永智提及公正客觀、平衡報導的重要性,他於2013年出版《他們是歷史的目擊者》一書,集結22位攝影記者的作品,呈現日治時期、中日戰爭、國共內戰至八二三炮戰等過往歷史記憶。希望透過這本書建立新聞攝影的典範。對於這本書,他表示,「我想找尋攝影記者的『根』。」如何建立攝影記者的專業?如何客觀地報導社會事件?透過前輩攝影師的鏡頭,為這些提問找到解答。
在攝影的同時,他試圖探問:「拍照是為了什麼?」攝影師希望影像能具有正面的意義,產生改變社會的動能。於是他開始走訪第三世界國家,如波士尼亞、車臣,記錄當地經濟的發展、城市的變遷,走入當地的市集、婚喪會場、甚至是居民的家裡,傳遞不同生活的面向與訊息。
「記者是社會的橋樑。」楊永智表示。透過鏡頭銜接不同的階層與族群,楊永智認為一張好的攝影作品,要具備敘事的能量,有內涵,能夠感動人心。正如他多年來,從細微處觀察社會的不同剖面,凝鍊影像敘事的動能,成為一把銳利的刀,劃開時代,見證歷史。

延伸閱讀:

楊永智 @數位島嶼

楊永智-部落格

探索這個時代的真實面貌

國會生態學

目擊的力量:新聞攝影150年

數位文化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