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臺灣五營
年代: 2013
媒材:數位輸出
作品簡介:『臺灣五營』這一組的攝影作品,藉由科學式田野調查(field work)及當代冷面(deadpan)攝影美學,進行看似實用性的臺灣聚落之五營厝紀錄;在重覆框取下,利用我們周遭消逝中的常民信仰,策動具有審美性活動----建築形式裡社會與歷史之文化反思。此系列作品獲第二屆愛普生攝影展徵展優勝,多件在2012年各縣市美術展中參展。
創作論述:
自從2012年4月我在嘉義民雄拍照時,無意間注意到路旁一座掛有鮮豔紅聯綵帶的小祠後,才有機會瞭解這是數十年來我「看」而「不見」的臺灣五營,自此開啟追尋五營的一場具歷史、人文、藝術性的驚奇之旅。
臺灣民間信仰文化的五營系統乃是由聚落大廟分派鎮守在對外的聯絡道路上的東南西北中等五個方位的「兵營」,分別由張蕭劉連李五位元帥統領鎮守於村外,設置青紅白黑黃五色營旗,其用意在於維護聚落的安寧與平安。實際上有的村落可能只豎立四座營厝。
五營信仰涵蓋全臺灣,但密度在臺灣西南沿海各地最高,其反應明清時代先民渡海來臺之初面對環境上困境與無助時的一種心靈託寄。各地的五營厝的造形十分具有特色,隨著時間的洗禮,舊營厝逐漸被改建為新樣貌,消逝中的五營信仰及建築形式正走入歷史為當今人所淡忘。
五營厝的形式常見的有類似土地公廟的小祠、外圍以磚砌固定的圓形土崙、或者以磚砌或水泥做成高度約160公分的尖錐形建物。隨著時間的演變,出現各種的營頭建築形式,其中以嘉義161縣道上類似彈頭的尖錐五營頭造形最少見,但也最為突出。五營厝建材涵蓋中國泥土文化,東洋竹木文化及現今西洋金石文化,其中嘉義民雄松子腳聚落以木板為材料,一年更換一次的五營厝最為少見。
為形成視覺對照,本系列主題藉助並置技法,採五加四之九宮格放置兩個聚落之五營厝,來突顯聚落內的五營厝之共同性與細微差異性,突顯聚落間五營厝之建築藝術形式比對。當被放入攝影歷史脈絡來看時,自然容易被歸為類型學這個軌道中,其實這是拍攝及呈現五營作品之最初所未預見的。但是在後來的持續拍攝過程中,引入類型學的作法確實有助於作品呈現的效果,讓臺灣移民歷史遺留下的日常生活物件及信仰與藝術攝影產生視覺與心理聯繫。
觀者視線在九宮格中,時而流動,時而靜止,瀏覽(seeing)與凝視(gazing)交替,讓五營文化在觀者眼裡、心中能通過疊加而彰顯出來。藉由科學式田野調查(field work)及當代冷面(deadpan)攝影美學,進行看似實用性的臺灣聚落之五營厝紀錄,在重覆框取下,利用我們周遭消逝中的常民信仰,策動具有審美性活動----建築形式裡社會與歷史之文化反思。
在臺灣五營逐漸被遺忘或可能逝去的今日,在承載中華文化的臺灣,重新檢視這些影像,想像先民渡海來臺,蓽路藍縷、種族對立鮮明、聚落衝突不斷的時空下,對基本生活的安全及安寧的渴望,這樣的信念對照當下的時空環境下具有什麼意義?


Upon many ancient popular customs have long since passed into oblivion, the construction of old-style five-barracks is vanishing. The series of works aims at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of called five-barrack in Taiwanese religion.
The settings of five-barracks in religion are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western coast in Taiwan, a well-known techinical island. The main reasons to the positioning of five-barrack army were to stablilize troubled settlement by warding off plagues and defend the specific village.
To this end, the positioning of five-barracks focuses on the midpoint of and including the four, i.e., east, south, west and north, directions outside the village. However, some villages have only less than five five-barracks for some reasons. Nowadays, Taiwanese five-barracks have been going down the history.
By means of filed work and deadpan photographic aesthetics, this work aims at instigating the introspection to culture of architecture and history.

m

臺灣五營 large

m

臺灣五營01

m

臺灣五營02

m

臺灣五營03

m

臺灣五營04

m

臺灣五營07

m

臺灣五營08

m

臺灣五營09

m

臺灣五營10

m

臺灣五營11

m

臺灣五營12

m

臺灣五營15

m

臺灣五營16

m

臺灣五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