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於西元1624年,於西元1634年完成。位於當時臺灣西南沿海的一鯤身沙洲上。為荷蘭對中國、日本貿易之中途站及統治福爾摩沙全島之政治中心。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來臺驅荷,改一鯤身為安平鎮,並以熱蘭遮城(時稱臺灣城)為軍事重地。清康熙23年(西元1684年),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政治中心移至今臺南市區,安平臺灣城逐改為軍裝局,做為單一功能的衙門使用,港口與行政中心的功能逐漸衰退。清同治7年(西元1868年),英國軍艦來犯,因城內軍火庫爆炸,城牆損毀。1895年後日本領臺,日治時期,為了建造安平海關宿舍,臺灣城殘蹟被夷為平地,並在其上重建方形臺階式的磚砌高臺,臺的中央蓋起拱券式的洋樓建築,這便是後人熟知的安平古堡。在古堡的右側,臺基之下殘存一段厚厚的半圓形稜堡基座,儘管飽經風霜,依然堅實渾厚。古堡前一睹高高的臺灣城垣,爬滿了古榕蒼勁的根脈,斑駁中仍見剛毅;不僅是外人侵臺的史實,更是先民奮鬥的鐵證!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m

臺南市 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01

m

臺南市 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02

m

臺南市 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03

m

臺南市 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04

m

臺南市 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05

m

臺南市 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06